“大眾創業,萬眾創新”,自從zf開始鼓勵創業之后,這句話一直是被很多的人奉為真理。從2010年開始,移動互聯網的爆發,這股創業熱潮就被人民群眾越炒越火了,連一百萬都沒賺到過的人民群眾。
倒不是說創業有什么錯誤,我非常佩服在這個時代還敢辭職創業的人。然而有兩個概念卻被混淆了,那就是自由職業者和創業者。
從某種角度來說,這兩個概念非常相似,但仔細分析之后卻發現兩者之間有著巨大的區別,或許在機緣巧合之下可以進行身份轉換,卻絕不能同日而語。
創業者完全是靠自身需求驅動或者說欲望驅動,而自由職業者只是任務驅動。
創業者經常在無限的市場環境中解決很多的問題,而自由職業者只能在有限環境中解決問題。
創業者一直面對的是真實的自由或非自由市場,自由職業者面對的卻是虛假市場(所處平臺構建的虛擬環境)。
創業者持續試錯,自由職業者避免錯誤。
創業者承擔責任,自由職業者逃避責任。
一般我們說到創業,很多人都會有無限的遐想……例如說:財富自由。但是我們能夠看見的是:
很多自認為愛書的文藝青年,想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,于是他辭職開了一家小的實體書店,但是卻在商業思路上不思進取,最終導致失敗,還要怨天尤人說這是時代的倒退,這實在是loser行為。
不做大,沒有經濟基礎,你怎么發揮自己?
而且現在這個時代,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好做的生意不好做的生意,對于創業者和自由職業者來說,不同人做是不一樣的。
很多一夜暴富的暴發戶(自由職業者)是因為投資的某個時間節點趕上了時代風口,思維習慣屬于賭國運的,因此他們無論如何是不會考慮到“以人為本”的問題的,很多時候這樣的人自己做生意是很垃圾的。
暴發戶的意思是,不管他(自由職業者)是哪個行業的,他的主要財富來源于單一事件,只看成功率。例如某次意外的投資,某次意外的創業,忽然躋身為有錢一族,可能之前沒什么錢。
因為他在某個新行業里暴發了,就很容易認為這一切是依靠自己的認知。
但實際上,任何行業都一樣,一次的暴發式成功,不能說明任何問題。只有多次的、長期的成功,才是受人尊敬的。他就是蒙的,他認知水品就是低。不管他怎么否認。成功也可以靠蒙,但蒙來的成功,是不受尊敬的。
因此他們的境遇是什么呢?就是:
仰望他們的人,基本上都是屌絲嘛。而他們在同圈層受到的尊重也非常少,這就導致他們的性格常常很極端,很容易炸毛,很容易沖動,禍從口出的事多了去了。?只有暴發戶才是招黑的。
你可以去找找中國投資大佬,xx首富,他們自己做生意的項目,做得好嗎?歷史不騙人,隨便百度。最終他們會說,我不喜歡錢,對錢沒興趣,就是朋友們一起玩/創造社會價值。我信你個鬼。
本文來自作者:網創妙策,不代表網創妙策立場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directopolis.com/1543.html